您现在的位置是:全球新闻网 > 政治动向
筑牢绿色屏障 打造金山银山——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十周年
全球新闻网2025-08-28 03:20:15【政治动向】8人已围观
简介三五成群的狍子、野猪在广袤的林海雪原恣意驰骋;品类丰富的蓝莓、白桦树汁等林下产品加工车间忙得热火朝天;放下斧锯的林区职工直播带货、办起农家乐……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兴、产业旺、生活美,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五成群的筑牢止天狍子、野猪在广袤的绿色林海雪原恣意驰骋;品类丰富的蓝莓、白桦树汁等林下产品加工车间忙得热火朝天;放下斧锯的屏障林区职工直播带货、办起农家乐……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兴、打造点国产业旺、金山江重生活美,银山有林焕发出勃勃生机。黑龙
今年4月1日,区全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迎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十周年。面停十年来,然林当地龙江森工集团、商业伊春森工集团、性采大兴安岭集团锚定资源增长、伐周林业增效、筑牢止天职工增收三大目标,绿色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筑牢北疆绿色屏障,端起“生态饭碗”,收获“金山银山”。

厚植“生态底色”,莽莽林海重焕生机
走进伊春森工集团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观松大道两侧的红松巍然耸立,林间草木茂盛,不时传来阵阵鸟鸣。登上观涛塔,一望无际的林海令人陶醉。
“随着森林管护持续加强,这里的红松长得越发粗壮,有些一个人都抱不过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经理助理崔健华说,“因为及时停伐才留住了这些宝贝”。

在伊春市丰林县,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经理助理崔健华伸展手臂试着抱住一棵红松(2024年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在几十年的开采历史中,超6亿立方米木材从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发往各地,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采伐,这片林区森林资源大幅减少,一度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
2014年,这片全国最大国有林区全面“禁伐”,林区生态由此出现转机。
“从前是树木一条条,现在是林子一片片。”大兴安岭集团塔河林业局瞭望员李春梅说,近些年眼看着林子越长越高,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沿着松嫩平原一路向北,汽车驶入大兴安岭林区,不时有猞猁、野鸡等动物在林间道路上穿过,留下密密麻麻的脚印。
森林茂密了,野生动物更愿意“回家”。黑龙江省小兴安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研究中心主任崔岩说,随着生态环境向好,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自然保护区孤岛化等问题逐步化解,就连东北虎都频繁“现身”。
全面停伐以来,东北虎在这一区域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仅龙江森工集团施业区内的活动范围就由原来的9个林业局扩大至14个,大、小兴安岭也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发现野生东北虎。
“老虎处于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条件要求极高。”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主任张明海表示,东北虎频繁出现,说明这里能给它们提供大量食物,也证明林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狍子跑进市中心“逛街”、黄喉貂到厨房“偷走”刚从冰箱拿出来的肉……近几年,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明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徐徐展开。
“以前造林重数量,现在更重质量。”捧着翠绿的小树苗,大兴安岭集团图强林业局中心苗圃主任纪东亮说:“这是用轻基质杯培育的,能大大提升成活率,今春已备好200万株幼苗,再暖和点就进山造林。”

大兴安岭集团图强林业局中心苗圃主任纪东亮展示培育的西伯利亚红松苗(2024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十年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依托停、管、抚、造等多项措施保护大森林。
林地面积增至216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21.58亿立方米、陆生野生动物达到500种左右……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和林业人的悉心抚育,中国北方最大森林屏障得以重筑,莽莽林海中再现勃勃生机。

伊春市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2021年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做强“生态产业”,双轮驱动林区转型
停伐前,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走的是单一消耗资源的木材生产和加工之路。
十年后,依托绿水青山,林区旅游和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遍地开花。
每年夏季都是林区旅游旺季。“南方骄阳似火,但那里天气凉爽、空气清新。”即便过去小半年,回忆起龙江第一湾景区,游客石女士仍啧啧称赞。
如今的大兴安岭,林子密了,人气也旺了。“春节前后游客就没断过。”大兴安岭图强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石春说,十年来,游客数量翻了8倍左右,景区收入也从全年几万元提高至1350多万元。
湛蓝的天空下,列车穿过小兴安岭腹地,带领乘客穿越林海,体验“林都”伊春深度游……这就是2023年爆火的“林都号”旅游列车。

这是小兴安岭腹地的森林(无人机照片,2021年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不仅外观上将红松、山石、雪花巧妙融合,列车内还设有酒吧、茶室、娱乐车厢。”列车服务管家林红玉说,跟随列车,可以将小兴安岭的森林盛景尽收眼底。
伊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栾林说,去年当地接待游客156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50%。
夏有凉风冬有雪。东北大秧歌、篝火晚会、雪野蹦迪……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无数游人在中国雪乡感受冰情雪韵的魅力。

游客在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雪乡景区游玩、拍照(2022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以前,雪是这里的灾。雪乡所在的双峰林场因为雪大,木材外运困难,人们常望着漫天大雪愁眉不展。
停伐后,原生态的雪景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目光。林区人抓住机遇,打造出驰名中外的雪乡景区。
“森林里的景色,对林区职工来说就是一笔财富。”民宿老板潘德国说。在刚刚过去的冰雪旅游季,雪乡共接待游客130.9万人次,比历史最高水平增长62%以上。
不止旅游,借助丰富的森林资源,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的蓝莓酒、桦树汁等一系列林产品走入市场。

在伊春森工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主播直播售卖桦树汁(2024年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第一次喝用蓝莓酿的酒,味道香醇。”来自福建的游客,在大兴安岭集团阿木尔林业局北极岛景区内品尝过当地酿造的蓝莓酒后赞不绝口。林业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穆臣伟说:“我们成立了集采摘、加工、观光于一体的北极冰蓝莓酒庄,去年完成销售收入约400万元。”
走进伊春桦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车间,桦树汁发酵的香气扑鼻而来。“桦树汁是从白桦树中提取出来的无色或微带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现在是生产旺季,正在进行桦树汁饮品灌装。”公司总经理胡子涵说,公司已研发出桦树汁饮料、面膜等一系列产品,去年产值5000万元左右。
近年来,黑龙江三大重点国有林区贯彻“向森林要食物”理念,重点发展小浆果、桦树汁和中药材生产等一大批生态产业,加速提升林区绿色生产力。

端牢“生态饭碗”,职工生活蒸蒸日上
停伐后,数万名林业工人放下斧锯,很多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王凯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依旧每天上山,但工作是紧盯森林火险和盗采盗伐。”龙江森工集团卫星林场护林员王凯说,“虽然不伐木,但收入反而增长了,这片林子就是我的饭碗。”
同为卫星林场职工的潘德国曾是一名运木材的拖拉机手,随着林场采伐量逐步减少,他和爱人建起民宿,如今生意有声有色。“一个冬天挣的钱,赶上过去运木材一年的收入了。”潘德国说。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大力推动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带动职工增收致富。
谈及十年来的生活变迁,阿木尔林业局林场职工孙立森告诉记者,工资翻了一倍都不止,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以前在山上睡觉都冻脑袋,现在有了暖和的砖房,冰箱、彩电也一应俱全。”
“身边不少老朋友都吃上了‘生态饭’。”孙立森说,工作之余,不少职工开起了农家乐,当上了导游,还有的搞直播带货。
生态恢复引得游客纷至沓来,管护站成了人们的落脚点。
“游客尝了我们的特产后都想买,我就帮大伙把采山带回的林产品一起销售出去。”阿木尔林业局龙河管护站管护员何喜艳说,林业局还给职工免费培训、购置直播设备,“现在靠着直播售卖林产品每年能增收2万多元”。

何喜艳在阿木尔林业局龙河林场龙河管护站内展示当地特产(2024年3月18日摄)。曾依托伐木养家糊口的何喜艳,停伐后在阿木尔林业局龙河林场龙河管护站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多年前,伊春森工集团退休职工刘养顺与妻子仅靠退休金维持生活,自从2016年开办了农家乐,家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起初的10张桌,到现在的18张桌,年接待游客上万人,增收十几万元。”刘养顺说,旅游收入让一家人的精神面貌有了新变化,越来越有干劲了。

在伊春市友好区,伊春森工集团退休职工刘养顺在自家农家乐中摘取辣椒(2024年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再攒几年钱,想给民宿房间升级一下,让游客体验更好。”“有时间想去周边林场走走,挖掘点好产品,带动更多职工增收。”“今年准备把隔壁的菜园租过来,游客就爱吃自家种的青菜。”……
广袤林海,踏实肯干的林区人满怀憧憬,正一步一个脚印,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文字记者:熊言豪、管建涛、陈益宸、徐凯鑫、王君宝、董宝森
视频记者:何山、王鹤、吴悠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郝静、徐金泉、徐亮、钱一、刘勇贞、姜子炜、胡碧霞
统筹:曹江涛、王洁
很赞哦!(3)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统计局:大宗商品上涨抑制制造业投资,经济向好但风险仍需警惕
- 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板块内10股涨停,*ST节能六天五板「环保周评榜」
- 前7月进出口创10年新高背后:航运价格上涨,增速放缓高顺差延续
- 厨余垃圾分出率增至20%,北京垃圾分类一年后从“盆景”变成“森林”了吗?
- 4月PMI下滑“真相”:仍处于荣枯线上,小型企业持续回暖
- 夏粮今年无需"托市收购"!小麦价格节节高,后市还会上涨吗?
- 8月工业景气指数出现回落,实体企业业绩增速超过疫前水平
- 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出单 绿色金融保险迈出重要一步
- 养老金迎来“17连涨”! 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4.5%,1.2亿人将获益
- 暴雨袭击湖北:随州柳林镇被淹,深处水淹及牛脖子,多方赴灾区开展救援
- “史上最强版”人才新政发布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 一位郑州暴雨亲历者的口述:拿起扫把蹚水救人,我只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 天津二次告别“高考移民”
- 绿色金融盘活企业碳资产:多地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落地
- 中国经济“冷艳”开门红:专家猜测一季度GDP同比上涨或达20%
- 大宗产品提价冲击波:多种类应战最高价,压力向中下游传导
- 中国美妆进入万亿“新黄金时代” 谁是高端美妆零售“破局者”?
- 超20城市排队申请,为何多地发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固定资产投资冷暖不均信号:房地产和基建向下,制造业回暖
- 剪刀差扩大!终端价格跑不赢原材料 ,政策组合拳或在三季度起作用
- 千亿潮玩市场崛起背后: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助力传统文化破圈
- 8月外贸“满血复活”!圣诞季掘金时刻,有出口企业24小时不停生产
- 业绩变脸!上市以来首亏25亿,“猪王”温氏股份能否扛过猪周期?
- 由盈转亏!董监高称年报不保真 皖通科技陷入财务造假疑云
- 4月CPI环比微降:猪肉价格连降15周,年内通胀压力可控
- 2025年数据市场规模或达1700亿,推进数字产业规范化迫在眉睫
- “双碳”目标下的青海样本:建设零碳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达44%
- 被低估的环保板块修复行情继续:多股触及涨停,新股超越科技上市当日涨幅118.72%「环保周评榜」
- “一箱难求”东山再起!苏伊士运河拥堵致全球交易一周丢失至少60亿美元,中欧班列获益增加
- “疯狂学区房”刹车!两月内近十座热点城市严查学区房炒作,北京已开始退烧
- 北京“十一”长假消费成绩单:7天重点商企入账63亿,环球影城带动外来消费增长16.3%
- 四大养猪企业难过“半年关”:中报预告净利润均下滑,“猪周期”拐点何时到来?
- 上海环交所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百万亿碳市场大幕将启
- 疫情影响减退,客流逐步恢复,京沪高铁上半年净利增长逾四倍!
- 暴雨致郑州多条路、空交通中断,市区交通正陆续恢复中
- 没有必要惧怕金融敞开!方星海:有手法防备外资大进大出形成股市的不稳定
- 工业园区的低碳“赛道”:多地争建“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 千亿级"巨无霸"新央企横空出世!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部分子公司重组透露了什么信号?
- 苏伊士运河被堵死的48小时:323万吨油船停留海上,仍有船只不断往里开
- 百亿临期食品市场站上风口:资本入场“跑马圈地”,上半年多家企业获融资
- 受大盘及半年报影响,环保板块64只个股下跌,新股正和生态逆势上涨超70% 「环保周评榜」
- “洛阳纸贵”再次上演!多地发布限电令,龙头纸企纷纷减产
- 吴晓求:货币政策不能急转弯,我国没有呈现恶性通货膨胀
- 薇娅李佳琦们注意!七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直播带货,头部平台面临重点监管
- 4月发改委审批固投项目873亿元 二季度稳投资持续发力
- 直击河南暴雨: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 一位湖北柳林洪水亲历者口述:凌晨被警报声惊醒,自家超市被淹,被困二楼一夜
- 如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专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绿色化和智能化
- 规上工业企业成绩单:前两个月超九成职业盈余,高端制造业赢利增近59倍
- “双碳”下环保板块继续跑赢大盘:63只个股上涨,玉禾田等三只股上涨超10%「环保周评榜」
- 环保板块整体走弱,多股触及历史新低,沃顿科技三日跌幅超20%「环保周评榜」
- 各路人马和资金奔赴,还被外交部向全球推介:英豪的城市武汉潜力有多大?
- CPI、PPI剪刀差背后:原材料涨价未蔓延至消费端,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 一日通报两起典型案例!环保部:力争“十四五”时期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 进口量逐月下降,价格开端回调,处在前史高位的铁矿石还能“张狂”多久?
- 本土原创潮玩IP不断崛起 TOP TOY助力构建中国潮玩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 7月规上工业成绩单:经济结构改善明显,“洪灾+疫情”致部分指标下滑
- 盐湖提锂概念再爆发!久吾高科上涨逾11%,碧水源定增获批「环保周评榜」
- “碳中和”题材再迎利好!全国碳市场拟于6月底前上线交易,配额预分配已基本完成
- 郑州暴雨24小时:瘫痪的地铁,丢失的网络和有家难回的人
- 严控趁灾情物价大涨!多地驰援郑州,保障物价稳定
- 十年稀有强沙尘暴来袭!北京再现“下土天”,撤销航班37次
- 中美宣布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将携手加强《巴黎协议》施行
- 猪价股价“跌跌不休”!五大猪企三季度预损200亿,机构提前布局下一个周期红利
- 上半年四大养猪企业净利润一正三负,股价腰斩,负债合计超2700亿元
- 暴雨推涨大宗商品价格? 发改委再次强化价格调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 航运“一箱难求”,价格直逼陆运,中欧班列订单暴涨
- 实地探访毕业季北京租房:房源少了租房的多了,毕业生集体喊贵!
- “保供稳价”政策初步见效,6月CPI、PPI双降
- 比去年增加一倍!黑龙江玉米补贴再次上调,每垧多了450元
- 9月后不符合规定的要停发?农村养老金发放要调整了,待遇水平将全面提升
- 全国碳交易市场冲刺时刻!为何电力行业是突破口?
- 环保税开征三周年之后:低标排放累计减税102.6亿,多地空气质量好转
- 碳金融即将步入“快车道” 专家:防止碳金融衍生品出现投机因素
- 三孩政策“来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拟删除不适应规定,社会抚养费将退出历史舞台
- 新能源发展迎来利好:两部门发文支持配套送出工程,有效缓解并网消纳压力
- 布局智能化检测,京沪高铁开创多项“国内首次”
- 国企“触电”正当时:《国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布,未来5年将引领电商发展?
- 鹤壁多村庄被洪水围困:停水断电,农田与养殖场被淹,邻里互助共度难关
- 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一个月内两家企业上市,下一个是谁?
- 奥运“冠军经济”带火中国消费 :冠军同款销售火爆,乒乓球拍成交额增长59%
- 多图直击暴雨后的河南郑州市区:降雨仍在持续,部分道路积水严重,公共交通尚未恢复
- “退房令”打响第三枪!再次瞄准央企国企,会影响房价吗?
- 到受灾现场去!那些奔向新乡的“平凡人”
- 环境监管“牙齿锋利”:“十三五”期间环境罚款增长3.1倍,今年将开展四项专项执法活动
- 中国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窗口期”,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灵活调整
- 贾康:金融立异要反垄断 深化金融范畴变革势在必行|华夏组织投资者年会
- 14582万吨!全国夏粮“18连丰”,单产水平连续3年增长
- 出产记载造假、未批先建等问题凸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70家企业遭生态环境部批判
- 一个能够让一切企业参加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交易所,年内将在海南落地
- 北京 "两区"建设一周年:率先实施34项首创性政策,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试点
- 直击郑州地铁五号线现场:进水口已被拦上,倒塌墙体正在抢修
- PMI飘红背后:小型企业不敢接单,警惕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晴雨表”广交会的新变化:从“走出去”到表里双修,上传产品再创新高
- 连续增长12个月!5月进出口表现亮眼,专家提醒警惕出口逐季下滑
- 又一片新蓝海来了!今年前八月旧衣物出口量增长超100%,一件纱料连衣裙出口到非洲卖7美元
- 揭秘主播背后产业链:直播用户规模占全国人口近一半?商务部将对平台进行规范
- 京沪高铁这十年: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蹚出铁路改革新路径
- 数字经济是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 “3060”格局下的新经济版图:上半年经济亮点频现,双碳目标倒逼结构改革
- 进心印僧煤小大降$3.93好金,国产煤讲减价是正在忽悠小黑
- 缓心气!心岸煤价齐数走仄!卖圆挺价略有服从 购圆反映反映仄仄
- 心岸指数迎去50日内尾涨 尾要卖面是库存,尾要策略是挺价,电厂多为不美不雅看
- 涨到825元/吨,借能涨一涨吗?
- 中旬煤价或者蒙受抵抗式反弹
- 陕煤澄开百良公司:拧松“三元阀” 筑牢牢靠根
- 这次产天煤价能涨多少天?
- 跌幅放缓,闭注整数体贴反对于!
- 心岸、产天仍正不才跌 但情景匹里劈头分解
- 3月格外受古煤冰价钱环比降降2.7%
- 煤价倒塌!上涨200重启!又要“凉凉”...
- 失败假期刚过,煤冰市场新况若何?
- 心岸能源煤价钱仍正在探底,距800元仅一步之远
- 产天榆阳、横山挨响提价第一枪!煤场老板小大焦虑,周围致电寻寻购家
- 心岸市场坚持场所时事减轻 心岸报价继绝探供性上涨 捂货挺价激情降温 产天收卖好转
- 提供支松+非电需供继绝释放 产天继绝飘黑 心岸今日止涨
- 北圆竣事供热,煤冰“三兄弟”价钱成咸鱼 易翻身
- 煤价上涨或者成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