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环保行业回暖趋势明显,碳监测能成为新的“风口”吗?|走进环博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上海摄影报道
4月19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下环显碳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暖趋能成慕尼黑博览集团与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势明2023第24届中国环博会开幕。
据主办方介绍,监测进环今年的为新中国环博会首次启用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全部的17个展馆,以19.6万平方米的空前规模,吸引来自25个国家与地区的2407家企业参展,是有史以来参展商最多、展会规模最大的一届。
“中国环博会的繁荣不仅体现出生态环境企业的蓬勃生机,更释放出当前生态环保行业正在回暖的积极信号。”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
维尔利集团副总裁李遥20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以来市场还是非常热的,有很多的客户的考察、参访、合作,订单落地的速度也在加快,能够明显感觉到很多去年没有招标的项目也在快速推进之中。
环保行业释放回暖信号
在18日举行的2023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所所长董战峰介绍,生态环保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我国的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产业体量规模上来说,过去几年间环保行业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在提升。环保行业的营收已经从2015年的960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95万亿,年均增速达到13%。到了2021年,整个行业的营收规模达到2.18万亿,不仅比2020年增长了11.8%,而且比当年的GDP增速高了3.7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1.8%。这也反映了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生态环保领域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也将直接拉动产业的增量。
然而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来看,整个环保行业仍然呈现小、散、乱、弱的局面,企业90%以上还是中小企业,规模化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偏少,标准化的水平还不高,未来还应进一步优化升级、提质增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年疫情后经济社会的全面复苏之年。年初的生态环保大会也明确,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环保行业也逐渐迎来了冰雪融化后的“春天”。以环卫市场为例,2023年一季度,我国环卫装备和服务市场有所回暖。据北极星环卫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环卫市场共开标56个亿级环卫项目,成交金额156.8亿元。
在环博会的现场,也能体会到观众“报复性观展”的热情。展厅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官方路演平台附近也人潮攒动。“今年很多企业都想来我们的直播间,我们好不容易才把数量压缩到30家以内。”作为环博会的官方公众平台,“环保圈”公众号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除了接受展商和媒体采访外,不少企业还在自己的展位进行视频直播。
碳监测成企业布局新方向
记者走访发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展会上的环境监测企业有明显增加,并且其中许多都摆出了温室气体监测的设备。
据悉,本届环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环境监测与仪器仪表展区参展企业数量较2021年增长了30%,展示规模已超过2万平方米。展商范围囊括了近450余家海内外企业参展,既有赛默飞、哈希、岛津、E+H等国际品牌,也有聚光科技、皖仪科技、崂应海纳、天瑞仪器、力合科技、众瑞智能、享控智能、冷杉精密仪器、科瑞达等国内领先企业。
其中,从事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的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展台上摆出了碳监测产品。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响应国家减碳政策号召,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了高端碳监测设备的国产替代产品,推动设备使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另一家监测企业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公司从2021年开始研发了多款固定温室气体连续系统和便携温室气体分析仪,目前已经在山东济南、福建福州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温室气体试点项目中应用。
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选取唐山、太原、上海、杭州、盘锦、南通等16个城市,分基础试点、综合试点和海洋试点三类,开展大气温室气体及海洋碳汇监测试点。
“虽然现在碳监测还在试点阶段,市场前景并不明确,但政策指向在那里,我们作为企业还是要提前布局,等到政策下来了,起码能有东西可以卖。”上述工作人员说。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慧心在18日的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仅靠财政或者相关的公共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金融机构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去投向双碳领域,支持整个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其中,绿色发展的第三方市场,包括评估认证的机构和碳排放监测相关机构,都应该是监管层面鼓励的方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
- 之后正处正在煤冰经济新一轮周期上止的早期,根基里、政策里共振,下贵水泥、化工等非电企业产物利润尚可,现货市场继绝看好。卑劣疫情压制成份有所好转,山西、陕西、受西主产区矿井开工率有所后退。古晨,主产区主2025-07-02
九毛九“网红式”扩张背面的危机:鲈鱼兽药残留超支,封闭22家门店,负债率高企
摘要:艾赢战略首席分析师吕刚告知《华夏时报》记者,九毛九所寻求的“网红”形式让自己站上了商场的风口,一起也获得了本钱商场的高估值。但品牌强化和食物安全是站稳商场的要害,在这方面九毛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5-07-02返美留学生口述:在美国宣布“国家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24小时前,我入境了
摘要:根据最新政策,小江一家也必须在家中“自我隔离”。而就在前一天晚上他刚刚到家时,学校发来的邮件仍然显示,只有湖北返美的同学建议自我隔离,从中国其他地方来的可以不隔离。2025-07-02- 摘要:2月3日是“加长版”春节假期完毕后的第一天,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很多企业运用老练数字化途径,在家作业、在线作业,关爱职工健康的一起恢复出产、服务社会,争创开门红。新疆八点半便利店办理人员在家作业2025-07-02
远期电煤日耗与库存略涨 西南天域提供需劣先 宽禁以任何格式突破限价
中国电煤推销价钱指数(CECI)格式办公室宣告的《CECI周报》(2022年33期)隐现,CECI内天指数(周)下卡现货价战进心指数到岸综开标煤单价延绝小幅上涨形态。推销司理人指数除了需供分指数中均处2025-07-02疫情之下冷清的天津大悦城:快销品打折超三成,方便面被疯抢,小吃街店员无聊打扑克
摘要:2020庚子年的新年,一场出人意料的疫情席卷了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也让人们等待中的新年消费热潮消失无踪。1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看望天津市内人气最高的商场之一——天津大悦城,一窥疫情冲击下2025-07-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