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热点事件 > 今年力争开通60万个5G基站!突破“卡脖子”关键领域,哪些企业将受益? 正文

今年力争开通60万个5G基站!突破“卡脖子”关键领域,哪些企业将受益?

时间:2024-12-22 01:04:3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国际热点事件

核心提示

摘要:“目前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超预期,5G商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快速地由试用发展为全面铺开,从4G到5G的过渡阶段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吴琦认为,从5G应用创新发展的趋势来看,应探索完善5G应用场

摘要:“目前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超预期,卡脖子5G商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今年G基键领快速地由试用发展为全面铺开,力争从4G到5G的开通过渡阶段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站突”吴琦认为,破关从5G应用创新发展的域企业趋势来看,应探索完善5G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受益构建5G应用生态系统,卡脖子打造“5G+工业互联网”等典型应用场景。今年G基键领

今年力争开通60万个5G基站!突破“卡脖子”关键领域,破关哪些企业将受益?域企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7月19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在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力争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总数超过200万个。

目前,我国5G基站数累计开通185.4万个,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万个,千兆光网已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数量达到19个,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大幅下降。5G和千兆光网融合应用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推广落地,5G应用案例数超过2万个。

“中国5G应用依托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增强移动宽带业务、大规模物联网业务以及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业务等典型应用场景,在自主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呈现出快速拓展、逐步深化的特点。从应用领域看,呈现出点线面相互交织、多领域交叉应用的特点,由民用语音通信向生产应用、特种应用等产业应用领域扩展,并相互交织形成5G应用蓬勃发展良好势头。”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工业互联网融合赋能加速落地

“目前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超预期,5G商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快速地由试用发展为全面铺开,从4G到5G的过渡阶段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吴琦认为,从5G应用创新发展的趋势来看,应探索完善5G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构建5G应用生态系统,打造“5G+工业互联网”等典型应用场景。

据了解,目前“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二季度新增700个,累计已超过310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显著提升,达到1.5亿次,二级节点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个重点行业;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已经超过150家,遴选出28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重点平台的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工业APP数量28万余个。

不仅如此,目前工业互联网融合赋能加速落地,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进产业基地、进产业园区、进重点企业持续提速,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行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偏弱。制造业龙头企业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通过集聚效应在某一区域内形成支柱产业集群,打通制造业上下游之间的数字鸿沟,发挥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帮助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配套企业实现高效供应。虽然不少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主动引领的意识,但是仅仅基于降低成本这一因素来促进其它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对配套企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形成与配套企业齐头并进的协同发展态势。”吴琦针对工业互联网领域仍存的难点说道。

王鹏表示,未来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将从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和提升创新能力、聚焦转型重点领域和拓展行业应用、聚焦应用生态体系和加强供需对接三方面来发力。

具体而言,将持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聚焦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创新应用、设备平台安全等关键领域,布局一批标杆项目,制订一批亟需标准,推广一批标志性成果。与此同时,加快重点行业5G全连接工厂建设,促进5G由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加速拓展;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完善公共服务创新载体布局,加速规模化应用推广;分行业组织编制应用参考指南、安全防护指南,为广大企业提供指导。

突破“卡脖子”关键领域

事实上,随着“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孵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已经超6000家,服务范围覆盖90%以上制造业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进程进一步提速。

与此同时,上半年,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数字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的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明显,产业韧性持续增强。

“我国的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大、应用场景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我们的数字经济是消费级的数字经济,以消费娱乐为主,生产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较少。因此,无论是5G,还是工业互联网都是数字经济跟实体产业,尤其是跟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5G+工业互联网’是从消费型互联网向生产型互联网,从消费型数字经济到数实融合、两业融合、两化融合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只能社会治理中心王鹏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目前数字经济领域仍存在卡脖子的技术应用和创新等问题。

针对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现存问题,吴琦同样强调,数字经济的发展应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继续加强,在部分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卡脖子问题,比如芯片、工业软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强调,工信部在努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产业政策环境方面,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