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9名管理人员被查!央企释放强烈反腐信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央企业9名管理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涉及中国融通农业发展集团、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鞍钢、中国移动、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中国三峡集团、东方电气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南方电网等9家单位及下属公司,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事实上,这是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集中发布的第10批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严学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反腐败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应该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有力反腐败。
集中发布,重点整治
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集中发布了10批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
最近的几次集中发布分别是,6月8日通报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5月25日通报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5月12日通报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4月23日通报中央企业5名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3月23日通报中央企业5名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通报涉及电力、油气、煤炭、兵工、化工、汽车等各个领域的央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审查调查通报信息中,大多数情况还是以一人、一案、一信息的形式进行,而且通报的时间也是分时分段陆续发布。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最近几次对国资央企管理人员的通报,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都是在同一时间、在同一条通报信息里集中发布。那么,多次集中通报央企高管被查,究竟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4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文章《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集中发布 重点领域重点整治》中提到,当前,国资央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中央企业之所以暴露出不少责任、作风、腐败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些企业严的基调还没有真正形成。集中通报就是要强化政治自觉,树立旗帜鲜明反对腐败的导向,持续释放严的信号、强化严的氛围。
从实践来看,有的企业领导人员存在遮丑护短思想,对查处的腐败案件遮遮掩掩、语焉不详;有的企业查处案件后发布主体不一致、发布对象层级无标准;有的企业发布时间不及时、审批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突出。
为解决这些发布消息中存在的问题,负责联系国资央企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以集中、统一、规范发布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为重要抓手,探索建立审查调查信息集中发布机制,分批次对所联系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查办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发布,持续释放严的信号、强化严的氛围。
可以看出,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较之以往,这几次集中发布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显得更为坚决果断。
刀刃向己,一严到底
保持反腐惩恶的强大力量常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
但现在暴露的问题说明腐败还有相当的存量、增量。近年来,依然还有一些官员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
“央企和国企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织,对外代表着国家,对内代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北京恒都(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然而有很多国企、央企的干部忘记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使命,只顾自己的私欲,最终成为阶下囚。只有加大多元化监督力量,才能让更多的央国企领导不敢腐败。
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评论,开展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关键就是一个严字,必须严明法纪,从严整肃队伍。主题教育、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将严的基调贯穿全过程,将严的要求传导到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从一开始就把严的态度亮出来、把严的标准立起来、把严的纪律执行起来,真刀真枪、动真碰硬解决问题。推动主题教育、教育整顿走深走实,要坚持不懈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传递下去,把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在全系统释放出来、传递下去,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将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严在日常,把纪律挺在前面,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应该是今后长时间反腐败的总要求、趋势。现在,反腐败工作已常态化、长效化。
“想要有效反腐败,需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在严学锋看来,通过强力惩罚来达到不敢腐方面,力度可以短期内很大、效果较明显;更关键的是需要时间与智慧让人不想腐。例如,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正向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善意;通过不想腐,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的操作中需做到公平合理有效、同时遏制国资流失,这考验智慧,也需要时间。对国企而言,相较不敢腐、不能腐,反腐败方面更需大力补的短板是不想腐。
公
公司治理不断规划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责透明、包括权力运行的透明是良好公司治理的应有之义。反腐败常态化、长效化是为企业治病,促进企业合规,增强公司治理的动力。
严学锋认为,通过不敢腐,倒逼董事、监事、高管们忠实履职,而非以权谋私;通过不能腐,健全制度、用好信息化、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倒逼权力运行的规范、透明。
“此外,不想腐方面会用到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有利于激发董事、监事、高管们勤勉履职——不仅为股东、更会当做自己的事业去勤勉工作,而非‘他人’之事懈怠、搞形式主义。”严学锋坦言,这样有利于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执行有力,也利于企业内部监督有力有效,包括遏制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奢靡之风。如果董事、监事、高管们领衔的员工持股较多、成为重要股东,也利于股东层面发挥制衡作用,员工更好参与公司治理包括董事会层面的制衡、决策的民主、遏制一把手体制,包括职工监事切实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