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踩油门!2023年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一个亮点是,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总量创历史新高。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3年12月消费好于上月,也好于2021和2022年同期,消费增速回升,但还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这也意味着后续还有修复空间。
“去除基数影响,12月社零两年平均增长2.7%,高于前值的1.8%。四季度平均消费倾向为74%,较三季度大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李奇霖表示。
“总的来说,2023年消费市场恢复向好。疫情三年消费市场受到冲击比较大,不少接触型、聚集型的消费都受到抑制,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呈现出好的恢复态势,热点亮点频多,消费成为2023年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
物价温和上行
近期,CPI持续处在下行空间。康义对此表示,主要因素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回落。
“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核心CPI保持稳定,表明这种价格的下降并不是普遍的、全面性的,而是局部的、结构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下降,也不完全是一个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2022年、2023年这两年来看,主要是受到了一些非经济、非常规性因素的影响。”康义表示。
比如,2023年12月份能源价格下降0.5%,而上年同期上涨5.2%。能源价格主要是受到俄乌战争影响,2022年能源大幅上涨,2023年有所回落,一正一反,同比向下拉动比较大。而食品在上年同期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各种食品价格都在上涨,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后,供给充足,食品价格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有所回落,2023年12月份同比下降3.7%。
此外,CPI的下降是阶段性的。近期春节假期临近,食品消费需求也在增加,大家外出就餐、走亲访友、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更加活跃,这些都会助推CPI季节性回升。
不过,康义也表示,价格低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
“有效需求不足是我们国家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以后,经济逐步走向正常状态中的阶段性现象,短期内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下行。中央对于需求不足的问题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谋划2024年经济工作时明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并且明确指出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方向。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我们预计,2024年价格会温和上涨。”康义表示。
“展望2024年一季度,考虑房地产投资增速以及出口增速承压,预计CPI当月同比大概率还将位于低位区间。”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消费后劲十足
物价温和上涨,消费却后劲十足。
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了43.1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
服务消费较快恢复。服务消费较快回暖,也是2023年消费恢复的一大亮点,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20%,快于商品零售额14.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从12月单月来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录得7.20%,持平于前值;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录得0.42%,较前值上行0.33个百分点,创近4个月新高。
“从具体的分项看,主要受国际金价以及国内金价屡破纪录的影响,12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当月同比录得29.40%,较前值大幅上行18.70个百分点,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在全球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的背景下,预计国际金价大概率还将继续上行,将对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当月同比形成提振。”郑后成表示。
在李奇霖看来,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环比提高的有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汽车、通讯器材,可能是受外出游玩、年终促销等因素带动。考虑到耐用品消费与收入相关,增速的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
未来仍有上升基础
下一阶段,我国消费潜力仍然巨大。
一方面,我国拥有14亿多的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加之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这些都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我国消费基础不断巩固,其中,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作为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的收入,居民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将有力支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
此外,消费亮点不断涌现。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都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这样一些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升温,不断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增添动力。加上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相继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着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将继续对稳定消费市场、促进消费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我们在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素流动也趋于活跃,产销衔接状况也在逐步好转。
“下一步,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康义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环境问题)
-
七月份,尽管电厂日耗复原,需供删减;但煤冰市场提供水仄将贯勾通接下位,各小大运煤铁路战心岸减速转运效力。七月份,估量市场贯勾通接供需失调态势,电厂库存略有降降,心岸煤价贯勾通接中下位震撼走势,笔直仄稳 ...[详细]
-
东南网3月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曾龙)化妆品产业素有“美丽产业”之称。作为福建省的老牌特色产业,闽牌化妆品凭借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在海外市场备受青睐。 ...[详细]
-
“这个活动真不错,让我们‘零距离’体验了部分事项的办理全过程,相信在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定州市的政务服务水平将更上一层楼。”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 ...[详细]
-
昨日,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发布最新出炉的厦门市居民消费价格情况CPI)。“春节期间,买菜更贵了,备年货必买的排骨、斑节虾、冬蟹等都涨价了不少。”家住莲前西路附近的市民林女士表示 ...[详细]
-
少假时期,正值小大秦线魔难的前半程,小大秦线日均运量贯勾通接正在100万吨,尾要老本用于保障秦皇岛港存煤;减上唐吸线对于曹妃甸四港的抵偿,环渤海心岸总体调进量尚可。而环渤海心岸调出量贯勾通接下位,匆匆 ...[详细]
-
近日,威尔特智慧体育·2024定州市“体总杯”系列赛暨台球比赛开幕,来自全市160余名台球爱好者参赛。此次比赛,旨在为全市台球爱好者提供以球会友、切磋球技的良好平 ...[详细]
-
图为河北恒达健身文化用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生产订单。薛宁摄人民网定州2月4日电记者周博)春节临近,记者走进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体品产业园区,工人们正在现代化的流水线上将一个个哑铃配件出片、喷片,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6日公布数据显示,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 ...[详细]
-
戴要便正在咱们国家正在为3060目的,也即是“碳达峰”“碳中战”目的自动时,欧洲一些国家却正在纷纭救命能源政策,让人最不测的是,适才德国宣告掀晓修正20 ...[详细]
-
本报讯记者曹诚琳)我市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同频共振”。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与人民生活舒适度、幸福感密切相关。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