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整体销量价升量减,未来猪价还会再涨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整体涨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销量目前生猪生产和供应、价升价还产能恢复已经达到了正常水平。冬季一般是猪肉消费比较旺盛的季节,受到元旦和春节假日因素的拉动,猪肉价格可能还会有所改善。但是总的看,生猪供应总体上逐步恢复,下阶段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临近年关,虽然猪价有所回升,但市场却整体呈现出“旺季不旺”的情况。根据11月份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数据显示,在十家上市猪企中,有七家的销售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牧原股份减少了138.4万头;但销售均价有明显回升,温氏、天邦股份、金新农等部分公司均保持在17元/公斤以上,而牧原也仅有一线之差,销售均价为15.96 元/公斤。
“此次价格反弹和之前的价格反弹是有共同点的,但反弹的时间更长,反弹空间也更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接下来的猪价走势将整体处于稳中略降的状态。
价格涨了,销量少了
近期猪肉市场持续反弹,从10月第二周持续到了12月初,中间有八周的连续上升。从11.5元/公斤反弹到18.3元/公斤,每公斤的价格上涨在七元的左右。相比上次6月底7月初时从13.8元/公斤回升到16元/公斤的反弹,此次猪价反弹的反弹时间更长,反弹空间更大。
"此次价格反弹和之前的价格反弹是有共同点的。"朱增勇指出,两次反弹前都出现过连续的价格下跌,造成了一定的超跌成分。所以在10月初猪价下跌到了大概11.5元的超跌价格后,市场出现了需求反弹,进而带动超预期上涨。
与此同时,两次的反弹其实都有冻猪肉收储的提振带动。在朱增勇看来,猪价的提升还是要依靠消费的支撑。事实上,在猪价的第二次阶段性回升中,消费提振的作用十分明显。10月中下旬开始,既有此前猪价下跌引起了消费反弹,也有从北向南腊肉制作季带来的猪肉消费需求提升。另外,当时商务部发布的食品储备号召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猪肉的消费需求。
而对于腊肉制作形成的消费支持,朱增勇进一步向记者解释道:“腊肉制作时所需的猪肉主要来自肥肉含量比较高的大猪,所以从10月中下旬起大猪的价格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在八九月份的猪价下跌过程中,大猪出现了恐慌性出栏,所以在10月中下旬大猪的出栏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是下降的,猪价回升又带动了压栏,11月份大猪的出栏量也是相对来说供应偏紧。在这种状态下,由大猪的需求增加带动了标猪整体的价格上涨。”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各猪企在11月份的销售均价明显上升,实现了近6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温氏、天邦股份、金新农等公司均保持在17元/公斤以上,而牧原也仅有一线之差,销售均价为15.96 元/公斤。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销售价格上涨,但11月份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数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牧原股份11月的销量比10月份减少了138.4万头。
事实上,除了牧原、温氏、正邦外,其余猪企11月份的生猪销售成绩均未突破百万头。对比10月的销售成绩来看,10家上市猪企中有7家表现为环比下降,仅有天邦股份、傲农生物和正虹科技3家上市猪企为上涨趋势。
为什么在猪肉价格回升的时候,出栏量却下降了?
对此,温氏股份表示,11月肉猪销量环比减少,主要原因是前期停止外购苗投苗。新希望同样表示,生猪销售数量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进入二季度后,公司停止外购仔猪育肥,目前出栏肥猪绝大部分是自产仔猪育肥。而唐人神方面则表示,11月公司生猪销量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生产经营计划进行调整。
猪肉价格还会涨吗?
对于接下来的猪价走势,朱增勇预计整体价格将处于稳中略降的状态。
"当猪价达到了一定的高点后自然会回落,这和超跌反弹的道理其实一样。"朱增勇说道,当前市面上的猪肉价格达到了大概是28元/公斤这么一个水平。一般情况下,如果猪肉的价格超过了每公斤25元,就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会下降。从消费的角度来讲,随着腊肉制作到12月份基本已经开始进入尾声了,而消费者因号召产生的阶段性消费短期内不会再出现,当前的消费就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出栏的角度来讲,虽然10月份和11月份大猪的出栏量相对较小,但是这两个月压栏的大猪会陆续出栏。当从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的养猪都已经处于小幅盈利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当前的猪价已经达到了大部分养殖户的心理价位,有利带动养殖户出栏。
“由于12月份到1月份基本身是出栏的高峰期,包括前期压栏的部分也会陆续出栏,所以,大猪供给偏紧的状态会在12月有一个明显的缓解。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预计元旦、春节临近的价格会低于当前价格水平。”朱增勇表示。
随着猪肉价格反反复复,生猪养殖业也在盈亏平衡线上苦苦挣扎。事实上,此轮猪周期着实难熬,连养猪巨头也不得不承受巨额亏损。那么生猪养殖业究竟应如何应对猪周期?
“首先要保障经营管理平稳和疫病有效防控。养殖户应该回归到经营管理本身,做好生产管理,实现提质增效是最根本的应对措施。当出现阶段性供给过剩的情况之下,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朱增勇指出,“面对价格波动,还是要减少投机心理。在达到一定盈利以及一定出栏标准时要及时出栏,避免过度压栏,避免错过反弹行情。”
“从行业角度出发,应进行行业整体的全产业链结构优化。也就是通过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各种利益共享机制,分化单一环节的市场风险。实现生猪价格波动与生猪生产的分离,也就意味着,在面对价格涨跌时,保障相对稳定的利润。”朱增勇同时也指出,想要实现这一机制是需要一定的过程。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IEA:往年齐球煤冰投质料删10%,连绝第两年删减
- ·反侵权陈述公告(20190506)
- ·董明珠: 我国借有良多人需供富起去
- ·反侵权陈述公告(20190513)
- ·湖北收略煤冰出矿价钱公平区间为每一吨480—630元
- ·央企仅有环保财富基金牵足前沿足艺 固兴感染艰易或许破局
- ·反侵权陈述公告(20190408)
- ·倪鹏飞:拷打皆市圈住房市场一体化 中止下房价透支逝世少盈余
- ·煤市将迎去一到两周低迷期
- ·专鳌尾场论坛列位小大佬激辩:全国经济确凿定性与不确定性
- ·进专会后第一小大展会强势登沪:齐球7400家企业、23万不美不雅观众群散tHIS
- ·安联稳妥整体董事会主席:我国一些寿险产品金融损害较为小大
- ·最后需供累力 江心田岸报价回降
- ·雄安“央企一条街”风心:“从前小我们皆感应熏染机缘去了”
- ·食物项价钱浓季不浓,“猪周期”收涨 CPI或许反弹至2.5%
- ·燕郊楼市连绝4个月方便上涨,涨幅现已支窄4.18%
- ·猪肉全线上涨,二季度猪企注册量大增178%,养猪再成本钱“蓝海”
- ·民盟中央提案:主张会集整治负离子瓷砖、石墨烯内衣等伪科技产品,严厉打击虚伪宣扬
- ·PPI大概率继续回落:需求缺乏,专家提示“警觉工业产品通缩”
- ·大连圣亚身陷监管漩涡:新任董事长就任4天就遭告发,“逼宫”无视监管,拒不回复问询函
- ·“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将晋级 新格局下环保企业怎么共享百亿商场“蛋糕”?
- ·银鸽退市背面:屡次被指违规 很多资金冻住
- ·补齐经济V型回转短板 CMF主张下一步发力均衡复苏
- ·私自加装间隔,想钻缝隙不补偿?人大代表李晓林主张完善《民法典》条款堵缝隙
- ·经济从传统职业转向科技经济主导 朱民:新一代数字技能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利器
- ·京津冀“十四五”行将拉开帷幕:布局立异产业链,打造智造产研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