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增长12个月!5月进出口表现亮眼,专家提醒警惕出口逐季下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6月7日,个月厦门港第1000艘次“丝路海运”命名的月进航线船舶“西斯潘卢马科”号驶入泊位中。今年以来,出口出口“丝路海运”在厦门港已经完成超1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表现同比增长约25%。
尽管国内外疫情仍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但我国进出口却再创佳绩。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4万亿元,同比增长26.9%。这已经是月度进出口连续增长的第12个月了。
“从去年6月份至今,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连续一年保持正增长。即使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5个月进出口增速也超过20%。”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
不过,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注意到,相比4月、5月进口略有下滑。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环比下降0.4%,比2019年同期增长20.8%。其中,出口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0.2%,比2019年同期增长19.5%;进口1.42万亿元,同比增长39.5%,环比下降1.1%,比2019年同期增长22.3%;贸易顺差2960亿元,同比减少32.1%。
“由于消费品出口占比较高,海外主要经济体产能恢复、推动替代效应不断衰减,将持续拖累中国出口的表现,中国出口趋于逐季下滑,应关注结构切换。”赵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同时,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也传导到了我国,部分商品进口价格提升,影响下游企业利润。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随着我国内需变化和国外企业逐渐复苏,未来我国进出口或将稳中有降。
外贸依然向好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向好表现亮眼。
“这种增长幅度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高的,这既得益于我国一系列稳外贸举措,同时也受欧美等国家疫情缓解、市场逐步恢复拉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解读数据时表示。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际经贸合作空间不断拓展,有效稳住外贸主体、增强内生动力。前5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7.02万亿元,同比增长38.1%,占我外贸总值的47.6%,比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国有企业进出口均增长20%以上。
一个亮点是,前5个月,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2%、比重提升;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1.9%,占出口总值的59.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等均增长明显。
同时,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也有所增长。前5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2.19万亿元,增长29.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8%。欧盟、美国和日本则是二三四名。同期,我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27.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在增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期发布的全球贸易季度更新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等东亚经济体出口表现良好,今年一季度全球贸易强劲复苏,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同比增长约10%,环比增长约4%,略高于疫情前水平。
不过,赵伟表示,从出口来看,5月出口同比增长27.9%,低于预期的31.9%,也低于前值32.3%;剔除基数影响,两年复合增速为11.1%,低于4月的16.8%。主要出口商品中,除了汽车配件、灯具、粮食、箱包等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出口下滑。
从国别视角来看,5月对主要发达、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均较4月明显下滑,这与美欧等消费型经济体疫情持续好转,供需缺口加快收敛有关。
“美国方面,伴随疫苗大规模推广,工业生产修复显著加快;欧盟方面,疫苗加速接种带动疫情快速改善,主要成员国纷纷推动经济重启、提升产能利用水平。随着产能修复及财政‘发钱’等对商品消费刺激走弱,美、欧等供需缺口已进入趋势收敛通道。”赵伟表示。
“我们预计下半年我国出口大概率边际走弱,一方面是暂时性替代效应走弱,带动出口下行;另一方面是在没有全球性投资需求拉动、制造业资本开支大幅提升等逻辑支撑下,全球补库对我国出口的拉动有限。”李超表示。
内需拉动进口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进口表现十分亮眼。与今年3月进口增长27.7%相比,4、5月进口增速明显加快,从4月增长32.2%到5月增长39.5%。
对此,李超指出,进口回升明显与海外供给修复和内需拉动关系密切。随着海外供给修复配合低基数,我国进口增速显著回升。2020年二季度海外疫情开始大规模蔓延,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主要国家生产能力大幅下降,2020年5月进口同比为-12.7%,去年低基数对2021年5月进口有支撑。此外,海外供给波折修复叠加国内经济复位,推动了5月进口高增。
“剔除基础效应,5月进口两年复合增速10.61%,凸显出进口的强势表现。当前,进口逻辑发生变化,即从’海外供给’向’内需拉动’切换,目前来看随着海外供给的修复和内需阶段性的韧性,进口高增的预判已经兑现,我们预计5、6月将是全年进口同比高点。”李超表示。
不过,进口金额高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虽然5月国内黑色系金属出现大幅的回调,但价格依旧维持高位,而有色金属、原油等商品的价格则进一步走高。进口数据也显示,铁矿砂及其精矿数量同比增长3%,金额同比上涨105%;铜矿砂及其精矿数量同比增长15%,金额同比上涨99;特别是原油数量同比下滑14.6%,但是金额同比上涨105%。
好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尚未影响我国经济基本面。截至2021年5月,我国经济仍处于较强阶段,地产投资、工业、出口等数据仍表现不俗,调查失业率稳步下行,贷款需求相对积极,内需较为旺盛成为进口高增的重要动力来源。
在李超看来,从工业用电、物流运输和信贷等需求来看,克强指数2021年以来也继续表现积极,这意味着,我国内需拉动再次切换成为决定进口的主导逻辑,下半年进口将渐进回落。
“我国外贸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出口方面,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未来正式生效等积极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进口方面,国内消费市场提质升级空间仍然较大,我国坚定推动对外开放、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仍然会继续发挥作用。”同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庄芮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影视剧推荐)
- 鄂我多斯:电煤中经暂开同必需100%降真国家价钱政策
- 严查税务造假!税务总局从重处罚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企业|快讯
- 稳步回升!上半年“三驾马车”均实现正增长|快讯
- 央企整合大动作!13组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领域重组并购将加速
- 市场监管总局布置睁开煤冰价钱把守检查
- 六大数字协同平台发起“专项行动”,央企数字化全面提速
- 国资委提出“一业一企、一企一业”新格局,背后的深意在哪里?
- 最新!北京9月1日起个人医保账户定向使用,明年起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快讯
- 9月炼焦煤供需格式偏偏宽松
- 三连板后国中水务回复“不直接参与重整计划”,跨界合作能否扭转公司颓势?
- 7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略有回落,餐饮住宿指数仍处最低位|快讯
- 8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4%,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快讯
- 保量稳价 陕西延绝增强煤冰保供
- “百年丰台站” 华丽变身:成为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丽泽金融商务区要起飞
- 永泰能源散广煤矿深入对于标竖坐 后退培训水仄
- 记者实探“月饼刺客”!一块月饼68元,价格贵在哪里?
- 二季度GDP有望正增长,下半年稳经济政策或继续加码
- 国铁集团换帅!原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任董事长|快讯
- 激情修正太快,煤刚涨,焦冰两轮提降函去了!
- 止跌回升!6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向好,住宿餐饮业涨幅最大|快讯
- 煤价暗战又一季:攻守易位,煤商焦虑,电企扭盈心慢 views+
- 多家煤矿被查出超产能斲丧被迫令停产致煤价小大涨,中购煤价跟涨 views+
- CCTD:上涨能源不敷 远期进心煤市场根基牢靠运行 views+
- CCTD:桑拿天,“小需供”撬动“小大市场” views+
- 炼焦煤强势上涨,短时候势头易改! views+
- 焦企对于焦冰匹里劈头提涨第三轮,涨幅扩展大 views+
- 煤价小幅回降伍或者继绝反弹 views+
- 煤冰企业齐力保障电煤提供 确保迎峰度夏煤冰需供 views+
- 煤冰供需顺转,中经暂开同如约里临新问题下场 views+
- CCTD:推销空气转强 市场堕进坚持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