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万人!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稳就业政策从何发力?
摘要:12月5日,明年模再教育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高校高稳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毕业同比增加21万人。生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目前我求职的状况和两个月之前相比,没有任何进展。毕业学校的生规各类秋招活动也已经接近尾声,准备等明年春天的创新策春招活动开始再看看了。”2024届硕士毕业生李彤(化名)无奈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业政 事实上,明年模再李彤如今已经不再考虑企业发展情况和地域等因素,只要招聘公共管理专业或是管理类的岗位便会投递简历,以期增加自身的面试经验,但一直没有得到后续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企业应聘中我还没有参加过面试,只在编制类考试中参加过面试,但是上岸利率渺茫。”李彤说。 12月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政策,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推进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衡量国家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体现国家人才培养水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是民生之本;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关键环节,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知名评论家解筱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利于促进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 “我和我周围的经管类同学一直觉得我们学校理工科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今年也有了一些变化。”据李彤介绍,按照往年的经验,相关专业的男生大概率可以直接招走了,女生收到OFFER的概率也比较高,但在今年,各大企业发放offer时的要求明显提升,会涉及学业成绩、实习或是项目经历多方面内容。 事实上,在如今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仍然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22年首次突破千万规模,达到了1076万人,并在此后继续攀升。因此,面对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人,同比增加了21万人,再创新高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值得持续关注。 贝恩公司全球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加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许多企业缩减招聘规模或降低招聘标准,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增速难以弥补传统产业的就业缺口。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袁帅说。 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中央始终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2月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时指出,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把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作为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大任务,把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聚焦关键环节,多措并举促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短期靠拓岗稳岗,长期靠经济发展。”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短期拓岗稳岗重点要在四个方面激活存量,化解增量,首先,发挥国有经济就业主渠道作用,从发展的角度,开发岗位,合理储备人才,平衡就业与未来发展关系,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民营经济吸纳更多的就业者;与此同时,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导、促就业作用,发挥培训机构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引、促、培组合拳,调节市场;此外,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困难群体就业,分类帮扶失业和其他困难就业群体。 长期来看,汪张明指出,解决就业问题还是需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来优化和带动更多更充分高质量就业,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互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心岸劣秀现货松俏 冬储推运延迟睁开
- 国好挂式空调收卖排止(2.18
- 知识:良多空调不制热征兆是“假”的—万维家电网
- 行动歉厚多彩 国好家电匆匆销闹元宵—万维家电网
- 中国煤冰财富协会:煤冰企业要继绝深挖煤矿产能后劲
- 黑电市场一周回念(08.02.02—02.23)—万维家电网
- 松下与小大金竖坐开资公司 2010年投产—万维家电网
- 空调止业出心背格力电器散开 继绝下速删减—万维家电网
- 提供阶段性缩短PK需供季候性削减,煤价若何走?
- 开利中间空调患上“怪病”卖后遭量疑—万维家电网
- 往年失常天气修正市仄易远空调斲丧不雅见识—万维家电网
- 少虹空调借“家电下乡”深耕州里市场—万维家电网
- 前7个月排名前10家企业产煤13.3亿吨
- 日坐2个月歌咏达142件 占歌咏总量11%—万维家电网
- 趣闻:俩强盗果敢大包天 偷空调偷到警局—万维家电网
- 空调缩短机产销两旺光线光线删减08可待—万维家电网
- 产天煤价小大规模上涨 部份天域煤场期限浑仓 北港煤价与上周持仄 下贵继绝不美不雅看
- 收卖缩水远半 雨雪天挨压家电斲丧—万维家电网
- 海我空调秋节时期收卖患上到“开门黑”—万维家电网
- 开利中间空调患上“怪病”卖后遭量疑—万维家电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家禽行业疲软,饲料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净利下降79.6%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布局,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支持辽宁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全国人大代表王利平:加大打击,明确法律界定
- 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 过度索权?隐私政策晦涩难懂?工信部出手治理APP侵权乱象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物流央企“巨无霸”来了:整合全国海陆空资源,重塑国内物流格局
- 央企搬迁进行中:总部将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这两类央企聚集地
- 柴油供应偏紧得到缓解!中石化11月加大供应,预计供应量较前8月增长近50%
- 淡季不淡! 纺织行业掀起订单热,可持续制造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1.8%:两年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多部委密集发声支持中小企业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医保支付大变化来了!32座城市启动DRG/DIP支付方式,倒逼医院提质控费增效
- 煤炭保卫战怎么打:两天8次重磅表态,严防囤货居奇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生猪养殖跌破盈亏平衡线,猪肉股却接连上涨,年后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 俄乌冲突下中乌贸易几近停摆,或致玉米价格上涨,警惕猪价被推涨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跨省医保痛点渐消:国常会聚焦简化手续,开放门诊直接结算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不搞“一刀切、碳冲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科学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品牌影响力报告为城市文旅发展、招商引资提供重要参考
- 安徽为何新增这家国企?两大央企增资,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来了!
- 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中段走廊将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路线”——专访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卡岚第亚
- 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整体销量价升量减,未来猪价还会再涨吗?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谁是过去5年最有影响力城市?京沪居首,香港持续衰退,昆明大连掉出前20
- 环保板块内5只个股触及涨停,国林科技受多家投资机构关注,飞马国际“摘帽”就收关注函「环保周评榜」
- 国资委明确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11个月卖了250万辆,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
- 环保企业业绩整体转好,启迪环境被疑财务造假评级再下调「环保周评榜」
- 国内消费成绩单来了!疫情下11月份消费增速回落,网上零售额大增逾15%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六部门发文促RCEP高质量实施!连续5年缩短负面清单,开放步伐再扩大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