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人物专访 >>正文

贷款额度又增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支持再加码

人物专访4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在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之后,今年内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摘要:在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之后,贷款今年内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额度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又增亿元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煤炭码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清洁

贷款额度又增1000亿元!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支持再加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5月11日,金融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支持再加明确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增加1000亿元,贷款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的额度领域。

就在增加专项贷款的又增亿元前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下发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通知,煤炭码对接下来的清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做出指导。

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所客座研究院、高效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专项再贷款额度提升,有利于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推动符合条件的新增煤矿及早投产,也有利于提升煤炭储备能力,构建煤炭储备体系,进而促进煤炭保供稳价,缓解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失衡局面。”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行新增千亿专项贷款支持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增加储备、保价稳供的措施是务实之举,对于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以及二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保障。”

年内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3000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改委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增加1000亿元,专门用于“同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领域”,具体支持领域有两种:一是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领域。包括现代化煤矿建设、绿色高效技术应用、智能化矿山建设、煤矿安全改造、煤炭洗选、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等项目;二是煤电企业电煤保供领域。金融机构应优先支持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的项目贷款。对于煤电企业电煤保供领域,金融机构发放的煤电企业购买煤炭的流动资金贷款可按要求申请专项再贷款支持。

在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之后,今年内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吴琦看来,专项再贷款额度再提升,有利于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提升煤炭储备能力,构建煤炭储备体系,进而促进煤炭保供稳价,缓解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失衡局面。”

祁海珅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专项再贷款注入资金支持煤炭能源的安全生产,增强煤炭稳定供应和储备能力,对于提升煤炭安全开发能力、建设煤炭仓储设施,提升煤量储备能力、安全高效的资源调控,优化煤炭生产、运输、储备、调配,进而可实现煤炭开发和利用的高效能、高效率。”

祁海珅指出,目前阶段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情暂时无法改变,能源替代也要建立在能源可以安全、稳定供能的基础上,因此新增千亿贷款为燃煤火力发电能源的互联互通以及跨省、跨区的能源畅通堵点和协同发展保驾护航。

如何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尤为重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中,对接下来的工作明确了三个要求。

一是合理确定指标,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及国家现行政策、标准中先进能效指标值和最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二是分类分批实施,滚动提升利用水平。对新建煤炭利用项目,应对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三是完善支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向实施标杆水平改造的企业进行倾斜,培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军企业。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提出,各地方要充分认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意义,立足本地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市场规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助力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对此,祁海珅对本报记者表示:“煤炭领域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同时会影响到煤炭产品的稳定供应,安全生产既是生产责任问题,又是精准化管理、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我国要加快清洁能源使用,而电力能源清洁化首先要使煤炭先达到清洁化,因此煤炭行业进行高效开发、清洁利用下的升级转型,对于向高质量发展理念迈进具有关键作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