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全球新闻网 > 环境问题
周内超七成环保个股上行,*ST美尚月内涨幅达138.17%,绿茵生态四天四板「环保周评榜」
全球新闻网2025-04-02 18:38:29【环境问题】7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本周内,龙头环保股走势十分有力,市值前十的环保个股整体上行,其中浙富控股和景津装备涨幅领先,达到了6.22%和4.23%;市值前十的环保股平均涨幅达到1.63%,相比上周涨幅缩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截至本周五(5月20日)收盘,评榜环保板块涨跌幅为2.27%,周内涨幅上证指涨跌幅为2.02%,超成深证成指涨跌幅为2.64%,环保创业板指涨跌幅为2.51%,个股环保板块与大盘整体走势一致。
个股方面,《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相关数据梳理发现,本周环保板块内共有94只股票上涨,占板块内74.60%,其中表现较好的分别是绿茵生态(48.07%)、*ST美尚(47.87%)和*ST博天(16.67%),共有5只个股涨幅超过10%;2只个股保持持平;下跌的股票共30只,其中恒大高新(-10.28%)、艾布鲁(-8.33%)和顺控发展(-7.22%)跌幅靠前,整体跌幅较小。
本周内,龙头环保股走势十分有力,市值前十的环保个股整体上行,其中浙富控股和景津装备涨幅领先,达到了6.22%和4.23%;市值前十的环保股平均涨幅达到1.63%,相比上周涨幅缩窄。
绿茵生态四天四板
绿茵生态(002887.SZ)周内涨幅达到48.07%,其中5月17日、18日、19日及20日连续四天触及涨停,截至5月20日收盘,绿茵生态报收12.29元/股。而此次绿茵生态接连触及涨停与其在5月16日新增“露营经济”概念相关。
据了解,绿茵生态的主营业务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为盐碱地修复、河道治理、湿地保护、荒山及矿山修复、城市道路绿化、广场公园绿化工程、住宅和旅游地产绿化工程。但其子公司森氧文旅已成功打造多项绿地、公园运营项目,自主品牌“嚒嚒兽”系列主题活动,嚒嚒兽梦幻森林项目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打造露营空间。
此前,绿茵生态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嚒嚒兽梦幻森林项目是2022年4月23日正式开业的项目,五一期间订单火爆,露营区几乎没有空位。文旅板块是公司在2019年就开展部署的产业,露营板块为其中之一,未来计划会不断迭代升级,响应国家政策,全力发展生态文旅产业。
据绿茵生态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毛利率38.73%。与此同时,绿茵生态表示,2022年将继续开展“2+2”双主业+两个支撑点业务战略。大力开拓生态修复,运营养护业务,积极推进生态文旅及林业碳汇。目前,公司全资子公司森氧文旅以“景观+生态+文旅”赋能公司生态修复及运营养护双主业发展战略,已经积累多个文旅项目操盘经验。
*ST龙净“爆雷”后逆转
截至5月20日收盘,*ST龙净(600388.SH)报收10.45元/股,本周涨幅为8.74%,其中5月18日触及涨停。事实上,*ST龙净此前已经经历了八天六板的拉升。而*ST龙净此番接连收获涨停板正是与此前批露的权益变动有关。
此前,*ST龙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龙净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阳光泓瑞、阳光瑞泽、林腾蛟、吴洁与紫金矿业签署协议,向紫金矿业协议转让其持有公司股份合计15.02%,转让价格为10.8元/股,合计转让价款17.34亿元。与此同时,龙净实业、阳光泓瑞将其持有剩余股份10.02%的表决权无条件、独家且不可撤销地全部委托给紫金矿业行使。
这意味着,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龙净实业变更为紫金矿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将由吴洁变更为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ST龙净在A股市场的表现一直不佳,其主营业务也需要进行转型。而被紫金矿业收购后,*ST龙净一方面可以在现有业务中实现与紫金的上下游一体化协同,稳定业绩预期;另一方面借助紫金矿业的资金实力,可以更好地向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行业进行转型。”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吴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紫金矿业在收购动机方面也指出,是为了二者在节能环保及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合作。
对于紫金矿业与*ST龙净选择了“氨-氢”能源相对特殊的新能源领域进行投资这一举动,吴微对记者表示,氢能对于工业领域的深度脱碳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绿氢制氨,并在发电过程中进行混氨燃烧,是电力等行业减碳的重要技术手段。事实上,*ST龙净近40%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脱硫脱硝相关的业务,而脱硫脱硝的客户也是“氨-氢”能源未来的潜在应用者。这意味着,“氨-氢”能源领域的扩展能够与现有的业务实现有效的协同。
“在双碳目标下,发展新能源行业不再仅是新能源企业自己的事儿了,跨界合作、共赢发展的案例逐渐增多,甚至以往的竞争对手、业务不沾边的企业,由于‘双碳’的需要也可以联手一起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这已成为了新常态。”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紫金矿业最近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频频,绿色低碳产业投资成为了其低碳发展的重要模式与路径,其协同创新的发展新能源之路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2)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亚洲新能源发电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发挥重要作用|快讯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1日起施行,将加大对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防范和惩处|快讯
- 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GDP超126万亿,同比增长5.2%
- 如何增进老年人福祉?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建议加强老年教育投入保障|两会声音
- 2023年养一头猪亏76元!牧原股份或现上市来首亏,仍坚定看好今年猪价
-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加强学校预制菜监管,审慎推进预制菜进校园|两会声音
- 潘功胜: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稳定法正在制定中|快讯
-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发布:江苏独占鳌头,浙江、山东和河南均“上双”|快讯
- 重磅!市值管理或纳入央企责任人业绩考核,2024年哪些领域投资将加大?
- WTO遭遇边缘化,龙永图:应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聚焦博鳌
- 口述!暴雪冻雨的春运:一个伴娘的武汉三日“历险记”
-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
- 派对游戏“明战”,网易腾讯纷争四起
- 7%!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快讯
- 客货运“春运时刻”来临:大宗年货送到拉萨,应对冻灾各地保障力度加大|新春走基层
- 迈向零碳电力时代:大力推进电力低碳转型,让以碳价为主的绿色环境价格发挥作用|聚焦博鳌
- 以中国为范本!亚洲加速绿色发展|快讯
- 消费踩油门!2023年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 春节假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降|快讯
- 节后生猪价格重回“6元时代”,仔猪价格持续走高,后市行情如何?
- 央企反腐又打一虎!卸任9年后中国电建原董事长范集湘被查
- 国资委最新部署来了!中央企业如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 新信号!住建部部长两会提“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三年过渡期可行吗?|两会重磅
- 增长10%!前两月中欧班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快讯
- 碳市场再次释放扩围预期: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
- “要让新能源车主克服里程焦虑” 交通部副部长李扬:智慧交通还将进一步发力|聚焦博鳌
-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言:将“用户体验”全面融入制造业|两会声音
- 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 6个月来高点!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
- 未来产业“路线图”出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将形成哪些标志性产品?
- 增长7.4%!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6332.8亿元|快讯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快讯
- 生猪市场新年遇冷!节后亏损或持续,二季度有望迎来转机
- 商务部最新回应:美国发布的《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是不实指责|快讯
- 1.07亿人次坐火车回家了!春运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餐饮收入增长12.5%,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快讯
-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前两月全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7%|快讯
- 下降0.1%!3月PPI降幅环比收窄|快讯
- “蒜你狠”重出江湖:金乡大蒜供不应求,价格飙至五年内新高,收储商无奈观望
- 返程车票你买到了吗?这个春运,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 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两国贸易即将迎来新转折点?
- 实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主打低碳可循环,全面实现绿电自给自足|聚焦博鳌
- 五大建筑央企前两月新签合同总额超1.1万亿元,建筑业景气度继续回暖
- 一季度成绩单揭幕在即,企业家座谈会明确未来政策发力方向
- “甜蜜的烦恼”!满记甜品被曝大面积关店,老字号甜品店如何打破“许留山”魔咒?
- 古陶瓷溯源破局: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 中国黄金从“甩锅”到“接锅”!记者实探:涉事加盟店“中国黄金”Logo已撤,直营门店已停止办理黄金托管业务
- 重返景气区间!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快讯
- 国资委开年会议释放新信号:聚焦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多次点题人工智能
- 去年日赚9.46亿元!三大石油央企大手笔分红近1800亿元
- 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宿州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样本
- 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两会声音
- 一年超两亿台家电报废,工商联环境商会建议严厉打击非法拆解电器、电子废弃物行为|两会声音
- 低温雨雪冰冻来袭!部分铁路、高速公路停运、关闭|快讯
- 去年15名“一把手”被查,处分375人次,央企反腐持续高压态势
-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 如何穿过“猪周期”?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建议深挖每头猪的潜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会声音
- 全面推开市值管理考核!央企上市公司如何突出价值创造导向?
- 2023年全年CPI上涨0.2%,居民收入上涨6.3%|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