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影预告 >>正文
三一集团周福贵:三年之内绿氢会比传统化石能源更有成本优势|聚焦2023博鳌亚洲论坛
电影预告838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三一集团董事、执行总裁、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福贵表示:“绿氢和传统化石能源的竞争,三年之内绿氢会更有成本优势,也许会比三年更短。”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张智 博鳌报道
在倡导健康环保的传统成本时代背景下,发展氢能源成为目前的优势亚洲主流趋势之一。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博鳌氢能具有清洁高效、集团聚焦可储能、周福之内可运输、贵年更应用场景丰富等诸多特点,绿氢论坛尤其是比化石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氢,被视为实现能源转型的传统成本重要路径。
但绿氢的优势亚洲发展也受生产成本偏高、过程不环保等多个方面原因制约着,降低绿氢生产成本成为行业内最受关注的问题。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全球绿色能源与绿氢供应链”分论坛。三一集团董事、执行总裁、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福贵表示:“绿氢和传统化石能源的竞争,三年之内绿氢会更有成本优势,也许会比三年更短。”
三年以内绿氢更有成本优势
在周福贵看来,电力成本降低能促使生产绿氢的成本降低。他表示,目前正在努力将风力发电的成本降到每度电1毛钱,在这样的条件下,绿电制氢就可以帮绿氢的成本控制在每公斤2美元以下,这样就可以使绿氢跟传统的化石能源竞争,从而推动绿氢的大面积使用。
“通过风力发电,然后电解制氢,再往下游制成氨或者甲醇,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和探索的方向。”谈及氢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与传统能源进行价格竞争,周福贵直言“三年之内会更有成本优势”,后又补充道:“也许会比三年更短。”
发达地区用能、用料需求较大,但往往这些地方资源匮乏,而资源丰富的地方反而对用能和用料需求较少。因此,如果将偏远地区风光资源发电后靠特高压输送,则成本极高。“如果将风光电发电制氢,通过管道输送就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如果制成化工产品,也能使氢能得到更广泛应用。”周福贵表指出,“中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批准了不少类似绿电制氢项目,目前,我们也有一个项目在启动,如果这个项目做下来,绿氢成本完全能跟灰氢竞争。”
想要实现三年之内让绿氢更具成本价格优势,并非易事。周福贵表示:“技术上仍面临挑战,例如在中国,风光发电有间歇性,影响供电稳定性。虽然绿氢成本已在快速下降,但是技术问题、法规问题仍然需要尽快解决。”周福贵认为,目前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电网不够完善,虽然有丰富的风光资源用以发电,但电能无法并入电网,而通过电能制氢以后就能完成闭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即使道路并非坦途,但周福贵坚信“氢能应该是碳中和最终解决方案”。他提出,氢有两个属性,一方面是它的能源属性、动力属性;另一方面,它更大的属性是在原料方面。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除了作为能源以外,更多用途是用来制作化工产品。“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氢能,用风光发电制氢。这需要各行各业来共同努力实现碳中和。”周福贵表示。
构筑未来清洁能源的基石
“储能和氢能构建了未来清洁能源的基石,但是要进行能源输送和管理,所以需要用数字化智能电网把能源发电和用能单元之间构建一个发、储、送配电和用能一体化的新型能源体系。”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论坛上表示。
高纪凡指出:“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是20年前的5%,甚至比水电、火电的成本都低。通过技术进步,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生产成本在2030年可能会降到传统能源的一半以下。”他预测,到2050年,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占比将达10%以下,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配合储能技术的发展,将有效解决清洁能源生产时间的不平衡问题。
构筑未来清洁能源的基石还需保障储能的稳定性,在保障储能稳定性的同时,实现电力能源的零碳化。“实现碳中和首先是电力系统的零碳化,用风光电加上储能解决它的稳定性问题,用智能电网和终端用能解决它的平衡性和传输性问题。”高纪凡表示,“实现碳中和的第一关键,就是电力能源的零碳化。绿色电力以风光电为主,加之储能,在这一基础上构建未来新能源体系。”
此外,在论坛最后分享环节,高纪凡再次表达了在未来几十年里,对清洁能源发展前景的看法。他分享道:“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我去过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他们有非常强烈的能源电力需求,不管是提高生活方面,还是发展经济方面。现在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机遇,因为没有传统能源的‘包袱’,一下子跨到清洁能源新时代我们,要帮他们做什么呢?简单来讲就是他们没有钱,所以我们相对而言发达的国家,或领先的国家应该想办法来支持,通过一些合理的合作方式来帮助他们。”
高纪凡指出,现在全世界还有50%的人用在用电不稳定的环境中,有15%的人还没有用上电,所以面向未来,二十年内,对清洁能源的供应或者降低使用成本的保障是很有把握的。“所以,未来不管是哪个国家、地区或企业,如果抓住绿色能源的发展,未来一定能够走向成功。”高纪凡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戚眠期预先 煤价何往何从?
电影预告八月份的延绝下温天气组成为了用电背荷激删,减上水电着力不敷,水电收电量同比删减了14.8%,减速了水电厂库存特意下卡煤的耗益。果此乎,八月尾、玄月上中旬,电厂隐现猛烈的补库需供。而非电止业复产歇工,也 ...
【电影预告】
阅读更多能效尺度破局 变频空调猛然成喷香香饽饽—万维家电网
电影预告被市场战主流厂商冷落多时的变频空调,正在新热冻年伊初突成喷香香饽饽。 进进2009年新热冻年度以去,国内两小大定速空调巨头好的、格力等纷纭背市场下调推出变频空调新品,小大举进进变频空调市场。正在节能减 ...
【电影预告】
阅读更多低能效产物已经现提价潮 空调市场价钱牢靠—万维家电网
电影预告低能效空调里临退市,可是人们预期的小大提价却早早出有隐现。若何正在明年3月以前消化掉踪降1500万台库存,是各空调企业里临的一小大艰易。此前良多业内人士展看,低能效空调将隐现一次小大规模的提价,以赶正 ...
【电影预告】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重要信号!住建部再提“三定”政策,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加速推进
- 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
- 7%!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快讯
-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发布:江苏独占鳌头,浙江、山东和河南均“上双”|快讯
- 1月PPI下降2.5%,降幅有所缩窄|快讯
- 迈向零碳电力时代:大力推进电力低碳转型,让以碳价为主的绿色环境价格发挥作用|聚焦博鳌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报告: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或达4.5%|快讯
- 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两会声音
- 古陶瓷溯源破局: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 未来产业“路线图”出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将形成哪些标志性产品?
- 5.2%!2023年全年GDP超126万亿元|快讯
- 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GDP超126万亿,同比增长5.2%
- 生猪市场新年遇冷!节后亏损或持续,二季度有望迎来转机
- “要让新能源车主克服里程焦虑” 交通部副部长李扬:智慧交通还将进一步发力|聚焦博鳌
- 住建部“新春第一会”再聚焦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银行融资
- 春节8天收入164亿元,持续火爆的哈尔滨如何留住“泼天富贵”?|新春走基层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快讯
- 餐饮收入增长12.5%,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快讯
- 增长9.5%!前两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快讯
- 去年15名“一把手”被查,处分375人次,央企反腐持续高压态势
- 刘明胜重掌国家电投!能源央企密集换帅背后:清洁能源转型将进一步加速
- 增长7.4%!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6332.8亿元|快讯
- 央企反腐又打一虎!卸任9年后中国电建原董事长范集湘被查
- 又有上市公司出手!投入1000万元作为婚育福利金,鼓励生育从何处发力?
- 需求复苏带动“经济风向标”回暖,1月PMI超季节性回升背后
- 从源头治理到事心双解,宿州心理服务“落地”学校和社区
- 大豆进口居高不下,豆粕减量替代将继续,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是否已开放?
- 49.1%!春节因素导致2月PMI微降|快讯
- 节后生猪价格重回“6元时代”,仔猪价格持续走高,后市行情如何?
- 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宿州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样本
-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加强学校预制菜监管,审慎推进预制菜进校园|两会声音
-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
- 中石化近三年现金分红超1400亿元,马永生称“目前没有股本融资计划”
- 2023年养一头猪亏76元!牧原股份或现上市来首亏,仍坚定看好今年猪价
- 下降0.1%!3月PPI降幅环比收窄|快讯
- 重返景气区间!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快讯
- 猪价回暖下,三大上市猪企3月生猪销量分化,谁增谁减?
- 前两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快讯
- 铁路货运新图今日起运行!快运班列及大宗直达货物列车数量进一步增加|快讯
- 1月PMI回升至49.2%,生产指数达到近4个月高点|快讯
- 中国宝武收购中粮包装获批,打响龙年央企整合第一枪
- 美联储今年可能降息,AI的爆发点燃通胀预期
- 消费踩油门!2023年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 商务部最新回应:美国发布的《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是不实指责|快讯
- 潘功胜: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稳定法正在制定中|快讯
- 口述!暴雪冻雨的春运:一个伴娘的武汉三日“历险记”
-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 国资委最新部署来了!中央企业如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 突发!中石油原董事长王宜林退休4年后落马|快讯
- 客货运“春运时刻”来临:大宗年货送到拉萨,应对冻灾各地保障力度加大|新春走基层
- 铁路助力海南出岛汽车归家!首批12车120台车辆经铁路托运集中运出|快讯
- 去年日赚9.46亿元!三大石油央企大手笔分红近1800亿元
-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言:将“用户体验”全面融入制造业|两会声音
-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前两月全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7%|快讯
- 9946万人次春节假期行至路上!节后铁路客流仍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一年超两亿台家电报废,工商联环境商会建议严厉打击非法拆解电器、电子废弃物行为|两会声音
- 数字经济全面融入经济社会,赋能实体经济还有哪些挑战?|聚焦博鳌
- 实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主打低碳可循环,全面实现绿电自给自足|聚焦博鳌
- WTO遭遇边缘化,龙永图:应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聚焦博鳌
- 低温雨雪冰冻来袭!部分铁路、高速公路停运、关闭|快讯
- 生态环境部:积极稳妥推进EOD模式创新,以投资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快讯
- 2023年全年CPI上涨0.2%,居民收入上涨6.3%|快讯
- 国企改革迎关键年!央国企上市公司重组整合发力,新一轮改革加速
- 全国铁路春运今日启动,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快讯
-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3000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超3400万吨|快讯
- 一季度成绩单揭幕在即,企业家座谈会明确未来政策发力方向
- 春节假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降|快讯
- 如何穿过“猪周期”?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建议深挖每头猪的潜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会声音
- 返程车票你买到了吗?这个春运,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 重磅!市值管理或纳入央企责任人业绩考核,2024年哪些领域投资将加大?
- 预计2024年全球失业人数增加200万人,亚洲整体失业率明显低于全球水平|快讯
- 全面推开市值管理考核!央企上市公司如何突出价值创造导向?
- 春运期间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4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快讯
- 以中国为范本!亚洲加速绿色发展|快讯
- 客货两旺!铁路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7500万人次
- 6个月来高点!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
- 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两国贸易即将迎来新转折点?
- 2023年税费收入达31.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