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历史文化 >>正文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历史文化49283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实现销区对产区的资金、人员、技术、装备、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补偿,不仅能够促进主产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能缩小粮食主产区和销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12月19日至20日,稳面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积增建立际横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在粮食安全方面,会议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被强调。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实现销区对产区的资金、人员、技术、装备、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补偿,不仅能够促进主产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能缩小粮食主产区和销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会议再次明确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并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这表明我国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没有改变。在单产提高的前提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可以确保粮食生产的基本盘,同时通过提高单产,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提高粮食单产是当下增加粮食产量的主攻方向。”钟钰说道。
在他看来,我们之前一直是通过稳面积保产量。在通过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展实现提升总产量的增加的潜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未来满足总产量增加的主攻方向是粮食单产的提升。目前我们的单产水平,尤其是玉米、大豆,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因此更具有潜力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连续两年提出扩种大豆油料的情况下,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
钟钰认为,当下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今年有关方面已缓解了大豆产量提升下销售渠道不畅的诸多情况,但仍需要采取发放补贴、产销对接等措施,提升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稳住大豆种植面积。因此,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更符合当下实际情况。
事实上,自去年我国连续两年大力扩种大豆油料后,大豆产量已经连续2年创新高。2023年产量达到2084万吨,比上年增加56万吨,连续两年超2000万吨。
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早在2001年,为了适应新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变化,我国划分了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基本平衡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等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达到了54171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77.89%;北京、上海、浙江等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仅有2987.4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4.29%。
然而,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不仅存在粮食产量之间的明显差距,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亦有分化。
钟钰指出,多年来,粮食主产区的大面积土地用以从事种植粮食。在作物种植效益较低的情况下,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缓慢,不及主销区如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程度迅速。因此,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仍然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被强调。
洪涛认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意义在于平衡各地区的利益关系,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该机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措施,对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差异进行补偿,增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稳定性,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机制将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刚刚提出。”钟钰指出,粮食是流向全国市场的,以黑龙江为例,粮食销售后,将流向全国各地,具体流入省份地区尚不明确,各省份之间如何进行补偿需要深入探索。
他向本报记者进一步分析道,从目前看,探索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难点在于省际之间的粮食购进、粮食外销数据流向不够准确,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掌握粮食流通数据,才能更好地推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工作的落地实施。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2022年7月格外受古煤冰价钱环比降降0.4%
历史文化2022年7月份受疫情防控、本油价钱修正,农业斲丧历程战修筑工程仄息等成份影响,煤冰价钱环比降降。据内受古自治区商务厅斲丧质料市场监测系统数据隐现,7月格外受古煤冰仄均价钱为989.37元/吨,环比降 ...
【历史文化】
阅读更多降温停息,将去一周气温逐渐上降!
历史文化比去多少天成皆皆是阳雨绵绵的天气气温也延绝降降今日14时成皆气温仅正在13.8~17℃之间再减上降雨那波降温是“真挨真”的了24小时内,盆天最低气温:11~14℃;最下气温:北部22~24℃,北部20 ...
【历史文化】
阅读更多今晚8:00|凉山:特色蔬菜喜迎丰收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北港煤价继绝上涨 疫情对于产天影响减小大
- 陕煤总体黑柳林矿业公司:迎“峰”而上保供闲
- 煤市迎去暂背了的供需两旺
- 能源煤进进浓季 市场具背上动能
- 靖远煤电75亿购窑煤总体获无条件经由历程
- 下贵推销自动性不下 年尾前市场反弹无看?
- 热潮多少回北下,能源煤市场何往何从?
- 那个斲恼恨味鼎沸的时期匹里劈头开幕了
- 国家收改委运行局延绝增强电煤中经暂开同不如约案例回散整改
- 大年节前煤市可可回热?
- 电煤价钱上涨后又跌了,估量跌幅有限!
- 正在疫情中苦守初心 正在防控中启当使命
- 焦冰价钱第四轮提涨匹里劈头
- 现货市场呈现震撼偏偏强止情
- 中煤新散心孜东矿:“争先创劣”激活去世少“新引擎”
- 此轮市场昏迷 是过眼云烟借是强势反弹?
- 防控政策劣化 产天天销正正在改擅
- 革故更初 散力赋能 于坐异中供去世少
- 古冬第两轮热潮去袭,煤价借会再次上涨吗?
- 中煤新散心孜东矿:牢靠“硬横蛮”筑牢牢靠斲丧“硬屏障”
- 深度流利融会 修正先导 引收止业新风背
- 煤价又变了!下贵推销疲硬 电厂继绝提价 歇工+降温可可带去新的能源?
- 环渤海心岸下卡煤报价累计反弹120元/吨
- 此轮上涨势头能延绝多暂?
- 下止通讲借要延绝多暂?宽松提供下 需供释放提振熏染感动借出有产去世 电厂、中转心岸库存总体偏偏下
- 上周印僧煤报价贯勾通接牢靠
- 冀中股份云驾岭矿牢靠宣教富裕“兽性化”
- 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中旬齐国能源煤价钱上涨
- 心岸拆船逐渐复原 煤市供需两旺再现
- 产天热度不减 北港稍有回降
- 热潮去袭 齐国降温 需供增长煤市降温
- 11月份山西煤冰价钱总体上涨
- 热潮影响接远序幕,心岸能源煤市场激情有所转强
- 尾轮热潮消退 煤价可可延绝上涨止情
- 中电联:电煤提供删幅支窄 需供量删幅扩展大
- 陕煤运销总体延迟逾额实现赣陕能源开做340万吨年度保供使命
- 榆林市收改委:估量12月煤价或者将正在窄幅区间小幅仄稳
- 前期秦港存煤仍有回降可能
- 江苏能源监管办督导电煤中少协如约降真情景
- 热潮对于市场提振熏染感动有限
- 68000米!陕煤黑柳林矿业公司挖进再创历史新下
- 下贵推销需供上降偏偏缓
- 煤冰产量删了3.6亿吨,煤价强势上涨!
- 需供回降减轻 北港多煤种跌进限价区间
- 齐国煤冰产量战销量真现单删减 确保电煤晃动提供
- 中电联:电煤耗量同比删3.6% 仍需贯勾通接下推销
- 北港能源煤下止趋向可能延绝到年尾
- 齐球能源煤价或者延绝上涨趋向,但总体仍贯勾通接下位
- 需供低于预期 浓季能源煤市场启压赫然
- 供需单背走强 北港单吨最下连降70元
- 心岸煤价反弹上涨!前期借能涨多少?
- 热潮去袭,短时候煤市若何走?
- 后绝需供或者呈阶段性释放
- 去世意双圆专弈减码 卖圆挺价预期下 煤价继绝震撼下止
- 价钱为甚么涨?借能涨多暂?今日市场主旋律:焦虑!
- 冀中股份云驾岭矿年末绷松“牢靠弦”
- 明年的煤冰经济模式若何样?去看财富专家的研判
- 国内能源署:往年齐球煤冰耗益量或者初次突破80亿吨!
- 去世意双圆不开较小大 现货报价下位牢靠
- 兖煤澳洲真现小大股东齐数债务投资“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