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游戏资讯 >>正文
新粮上市节奏放缓,饲用消费回升,四季度玉米价格走势偏强
游戏资讯23385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目前,供需采购高峰期逐步来临,玉米已经开始大量上市,但是当下各地的成交价格较为不稳定。据了解,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价格目前正处在上涨局面,而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地区的玉米价格却出现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按照以往经验来看,“十一”黄金周前后,正是传统新季玉米集中上量的时候,国内玉米开始进入新陈交替供应期。
“现在陈粮基本没有了,新粮每斤的价格是0.95-0.98元,去年同期大概在0.85元/斤左右吧,最高价格才0.92元/斤。”不仅如此,在黑龙江省种植玉米的潘亮(化名)还高兴的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玉米产量也普遍相比往年多了一成,一公顷的玉米产量平均在14吨-15吨左右,最高的产量目前有18吨。
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10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下称《分析》)显示,本月,2021/22玉米市场年度结束,预计年度玉米进口量2200万吨,比上月上调200万吨。国内产区玉米批发年度均价每吨2641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进口玉米到岸税后年度均价每吨2876元,比上年度上涨19.6%。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洪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2022年新季玉米产量较好的情况下,新年度我国玉米供应充足。但今年我国玉米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导致成本有所增加。
“目前,供需采购高峰期逐步来临,玉米已经开始大量上市,但是当下各地的成交价格较为不稳定。据了解,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价格目前正处在上涨局面,而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地区的玉米价格却出现了小幅下跌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从总体全局整体来看玉米总体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玉米供应充足
“2022年我国库存陈稻替代玉米的数量在2500万吨左右,加上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木薯粉等,国内玉米市场结转库存高于2021年。因此,在2022年新季玉米产量较好的情况下,新年度我国玉米供应充足。”洪涛表示。
事实上,据海关总署相关数据显示,我国8月进口玉米量为180万吨,当月比去年同期下降44.4%;1-8月总计进口1,693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9%。
对于进口量的下降,洪涛认为,是由于受到了俄乌冲突、法国等产地减产等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油吃粮”,一些国家加强了玉米加工转型生产石油替代品导致国际玉米价格上升,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影响了进口。
虽然近期玉米的主产区受到了天气影响,新季玉米收割进度偏慢,但在洪涛看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我国玉米单产、总产基本稳定,预计我国新季玉米平均单产与2021年相比为增产年。
具体而言,黑龙江、新疆、宁夏、河南、山西、天津为增产年,玉米单产较2021年增加1.5%以上。辽宁、江苏、湖北、四川为减产年,玉米单产较2021年略减,其余各省为平产年,玉米单产较2021年增减幅度均在1.5%之内。
据卓创资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主产区华北及东北地区收割进度放缓,新季玉米尚未集中上量,而陈粮余量不多。在玉米市场整体供应格局偏紧的情况下,部分持粮主体惜售挺价,从而支撑目前的玉米市场价格。
玉米市场走势偏强
在袁帅看来,我国的玉米消费主要是用作饲料,而使用玉米饲料消费,大概占整个消费总量的60%。
《分析》显示,随着生猪养殖利润好转,饲料需求回升,玉米饲用消费稳中有增,工业消费保持稳定。
事实上,9月中旬开始,伴随华北部分地区性价比优势明显的春玉米上市,而东北陈粮价格较高的情况下,饲料企业对陈粮的采购积极性下降,补库意向逐渐由陈粮转移至新粮。
那么下游需求能否继续支持玉米价格走强?
据了解,目前饲料生产整体仍在恢复之中,玉米消耗量较大的猪肉和禽类饲料,产量比上月继续明显回升,但同比上年度产量依然存在差距,
“按照猪周期的规律来看,每当市场猪肉价格上行的时候,玉米的市场价格往往是呈现下跌走势。就综合当前各项因素来看,在接下来的阶段,国内四季度的猪肉价格可能依旧会有所波动,涨跌相伴,但不具备大幅波动的可能,所以对玉米的价格影响波动也不会很大。”袁帅表示。
对于未来的玉米价格走势,洪涛认为,目前国储玉米价格上涨,优质鲜食玉米价格较好,玉米新粮上市价格将会基本平稳。
而袁帅则表示,目前看来,国内玉米价格处在了比较乐观的局面,伴随着新季玉米大量持续上市后,国内玉米价格将面临一定的回调局面。
与此同时,他强调了今年我国玉米的生产成本有所上升的情况。
“今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面积干旱,东北地区则是受到内涝的影响,玉米倒伏现象严重,另外就是今年的物价上涨,种地成本增加,特别是前期的化肥价格增长。”因此,在袁帅看来,在成本上升、供需转变、市场通胀反作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玉米价格即使回调,预计降幅的力度空间也不会很大。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煤价继绝走强,煤少价低成当下煤市赫然特色
游戏资讯今日心岸煤价再次提价,较昨日又降了10元/吨,而由于挨算性问题下场的存正在,5500小大卡的心岸煤冰价钱走仄。与之相对于的,却是心岸煤冰库存的继绝降降。家喻户晓,由于小大秦线水车司机使命的影响,心岸煤 ...
【游戏资讯】
阅读更多煤价止跌,市场激情改擅!
游戏资讯远期能源煤市场需供低迷,卖圆迫于收卖压力战短时候看空预期,挺价抉择疑念偏偏强,报价稳中有跌。妨碍10月21日,“CCTD环渤海能源煤现货参考价”5500K、5000K、4500 ...
【游戏资讯】
阅读更多笔直流进进戚眠形态 节后煤价何往何从?
游戏资讯产天市场延绝稳中上涨趋向,月尾少数煤矿实现斲丧使命,陆绝停产增产,煤冰提供支松。古晨,冶金、化工、焦化等止业推销卓越,仄易远用及西南天域需供看好,煤矿库存低位运行。部份煤矿减价后、推煤车不减,煤价继绝 ...
【游戏资讯】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钢铁行业如何在“三重阻碍”下实现低碳转型?民进中央建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十四五”节能减排划定目标:单位能耗5年下降13.5%,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 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 谁是过去5年最有影响力城市?京沪居首,香港持续衰退,昆明大连掉出前20
- 前三季度营收大增233.72%,但净利润逐季下滑,北清环能称未来碳减排指标增量可观
- 2022第一宗央企重组落定:中国电建和电建集团资产置换,逾270亿地产板块被剥离
- 金龙鱼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 中央厨房业务有望成为新亮点
- 生猪养殖跌破盈亏平衡线,猪肉股却接连上涨,年后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品牌影响力报告为城市文旅发展、招商引资提供重要参考
- 哈尔滨“战风雪”:多条高速封闭,列车晚点,菜价基本平稳
- 1月猪肉价格下降逾40%,龙头猪企趁机扩产抢占市场
- “中段走廊将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路线”——专访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卡岚第亚
- 两大保险巨头资管公司先后换帅,超六万亿险资何去何从?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已完成,1.5万亿流向哪里?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反垄断加码!国家反垄断局新设三个司,打破超级平台垄断势在必行
- 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傅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 六部门发文促RCEP高质量实施!连续5年缩短负面清单,开放步伐再扩大
- 开年CPI跌破“1”!猪肉价格同比跌4成!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哪些地区最具投资潜力?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政策保驾护航,2022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
- 十八连丰!全国粮产连续7年超1.3万亿斤,玉米增产占全国总量近九成
- 环保板块内5只个股触及涨停,国林科技受多家投资机构关注,飞马国际“摘帽”就收关注函「环保周评榜」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又多“一道红线”!国资委发文严控央企担保,这三种情况严禁
- 政策加码提振环保板块,龙头股伟明环保股价连创新高「环保周评榜」
- 柴油供应偏紧得到缓解!中石化11月加大供应,预计供应量较前8月增长近50%
-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1.8%:两年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多部委密集发声支持中小企业
- 猪企的2021年:股价深蹲后触底反弹,下行周期下面临资金考验
- 淡季不淡! 纺织行业掀起订单热,可持续制造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物流央企“巨无霸”来了:整合全国海陆空资源,重塑国内物流格局
- 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整体销量价升量减,未来猪价还会再涨吗?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俄乌冲突下中乌贸易几近停摆,或致玉米价格上涨,警惕猪价被推涨
- 人人争当“卖碳翁”!上海将建区域性个人碳账户,碳普惠减排量对接碳市场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安徽为何新增这家国企?两大央企增资,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来了!
- 连续3个月提及融资担保,国资委对央企划定红线:总担保规模不超集团总资产的40%
- 家禽行业疲软,饲料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净利下降79.6%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跨省医保痛点渐消:国常会聚焦简化手续,开放门诊直接结算
-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央企搬迁进行中:总部将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这两类央企聚集地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全国人大代表王利平:加大打击,明确法律界定
- 15省公布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明年有望实现“18连涨”
- 工业增长搅动三季度地方GDP排名:江苏逼近广东,湖北增速稳居第一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布局,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
- “钢铁每吨生产成本涨了130元!”10月PPI创年内新高,何时会下降?
- 最全!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发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 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猪王”温氏股份去年巨亏超130亿!养鸡挣的钱填不上养猪亏的窟窿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公布:全年营收36.3万亿创历史最佳,国企改革70%目标顺利完成
- 明年1月1日北京医保定点扩增,养老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等将纳入
- 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大豆产量由增转降,中央一月内三次提及扩种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国资委明确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11个月卖了250万辆,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
- 人民币“避风港”特征凸显!汇率创46个月新高,外贸企业利润承压
- 环保企业业绩整体转好,启迪环境被疑财务造假评级再下调「环保周评榜」
- 煤炭保卫战怎么打:两天8次重磅表态,严防囤货居奇
- 不搞“一刀切、碳冲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科学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水皮:【谈股论金】回马枪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猪周期见底?猪价攀上18元大关,生猪养殖进入盈利通道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支持辽宁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作用,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航运政策创新